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文件 > 省级文件 > 正文 省级文件
    《安徽省地方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
    发布者: 来源:  日期:2022-10-14 11:26:50

    附件1

    安徽省地方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

    (修订)

    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安徽省教育现代化2035》《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制定本标准。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支撑、引领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国际学术前沿、国家和安徽战略需求、安徽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人民健康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突出改革创新,注重质量提升,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追求卓越。以国内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标杆,努力建成若干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端人才,立项一批国家级重大教科研项目,取得一批具有较大国内外影响力的标志性教科研成果。

    坚持服务地方。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地方、依靠地方、面向地方、融入地方,增强高校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对人力资源强省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坚持特色发展。遵循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准确分析自身发展条件及内外部环境,找准高校发展历史方位,凝练特色、打造亮点,构筑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群,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分类发展。聚焦高校发展目标定位,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工农医类高校与人文社科类高校等设定不同发展指标,促进高校各安其位,错位发展。

    坚持绩效优先。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建设实效,强化以定量为主的绩效评价,以建设“双一流”高校为发展目标。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促进高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3-5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行列,或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大幅增强,更好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高质量需求;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培养能力与质量显著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中发挥重大引领作用。

    二、主要内容

    (一)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高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高校工作各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学术组织运行有效,民主管理监督有力。

    (二)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做到四个服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新格局。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形成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四位一体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聚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争取一批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成一批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专业(群),力争一批专业通过工程认证、国家认证或国际评估。高质量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等建设,推动课堂教学形态改革,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全面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把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三)打造高端人才队伍

    以引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综合能力为核心,大胆创新人才政策,促进长三角高端人才资源聚集共享,造就一批学术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能带动安徽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引培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领军人才。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校本土培养院士突破。

    积极争取长三角及其他地区高校选派更多优秀高层次人才到安徽高校担任校长、副校长,学院院长、执行院长学科带头人、高端科研平台首席专家等。

    (四)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

    强化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基础研究水平。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构建全省高校科研平台体系,深度融入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平台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积极创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新建若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健全科研机制,开展协同创新,着力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积极申领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学科理论意义的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提高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建设若干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和区域特色的新型智库。

    加大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共享资源的力度;争创一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新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五)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十大新兴产业,建立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发展引导机制,制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学科专业清单。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加大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指标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奖励评选中的权重。

    围绕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作用,加强新文科建设。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工科专业集群化发展,围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微电子学院、未来学院和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新工科建设。围绕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健康安徽战略,加强新医科建设。围绕粮食安全、种业安全,加快新农科建设。

    六)传承创新先进文化

    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宣传,充分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七)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适应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建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机制,积极推进互联网和教育的双向有效对接。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和高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形成支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经济建设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数字化校园教学和管理平台,全方位满足师生需求,把高校建设成为数字化的资源中心”“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学习中心

    八)提高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水平

    积极开展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等,支持高校与境外高水平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与国外著名大学开展本硕或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加速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提高学历生比重,全面提升来皖留学质量。

    积极融入长三角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大区域内教育资源相互开放力度,搭建协作发展与创新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

    九)彰显办学特色

    在办学思想、治校方略以及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在实现高校内涵发展、服务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中不断彰显办学特色。

    三、实施要求

    地方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是调整招生计划、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布局,建设“双一流”高校的主要依据,也是申报安徽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开展高校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各高校必须认真学习标准,研究标准,实施标准,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制定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实施规划,调动校内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参与热情,积极协调和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

    二)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前提,以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评价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体制改革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保障,围绕人才培养、人事分配、评价机制等重点领域,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突破制约高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激发高校办学活力。

    三)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

    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学科专业建设评价与高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标准的符合度、建设标准主要指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既注重量化指标的评估,更要注重高校内涵的评价。

    四)加强督导评价

    强化建设过程的督导评价。省教育厅切实履行政府部门指导职责,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支持专家组织开展建设评价、诊断、督导,促进高校建设。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把落实标准作为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按建设周期跟踪评估建设进展情况,建设期末对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评价。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


    安徽省地方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修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

    1.党的领导

    1-1 党的建设

    1-1-1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三年内省委综合考核工作领导班子优秀等次至少1次,且党组织入选全国高校党建“标杆院系”或入选全省高校党建“示范高校”。

    1-2 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

    1-2-1 落实立德树人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健全“三全育人”机制。获得国家级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奖励不少于2人(次、项)。

    1-3 依法治校

    1-3-1 依法治校得到有效落实。法治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决策会议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汇报,研究有关问题。明确分管校领导,明确法治机构职能定位。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系统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有效发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委员会制度作用,教职工和学生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对照《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自评得分90分以上。

    2.人才培养

    2-1 培养方案

    2-1-1 培养方案体现“五育并举”;把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思政成效明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设计合理,教学环节衔接紧密,质量保障体系完善。

    2-2 培养模式

    2-2-2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获得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项目2个以上或建有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人才培养机构,或近两届至少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以上。师范院校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培养合格教师。

    2-3 实践教学

    2-3-1 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有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及以上。

    2-4“双创”教育

    2-4-1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成效显著。年均获得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或金奖10项以上;或在全国同类院校排名前30%或年均获得AB类赛事得分全省前四位(具体计分方法另行制定);或获批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或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5 教学改革

    2-5-1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获批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以上。

    2-5-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主持有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研究项目3项以上,并取得实质性教学改革成果。

    2-6 培养质量

    2-6-1 学生就业质量高。本科生平均就业率在92%以上,省内就业率不低于50%。考取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占本科毕业生比例达20%以上。

    2-6-2 学生获得感强。毕业生满意度85%以上;生均本科生发表论文数(三类以上期刊)或发明专利等成果数或生均本科生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数在省属高校排名前10%;或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篇以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100%

    3.内涵建设

    3-1 师资队伍

    3-1-1 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生师比≦1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45%;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比例≧15%

    3-1-2 教师团队建设。有国家级教师团队(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1个以上;或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或团队1个以上。

    3-1-3 重视战略科学家及学科、学术带头人建设。引培三类以上人才效果明显,数量逐年增加;重视冷门绝学、特色学科专业、紧缺学科专业队伍建设,有“国医大师”“国医名师”、徽工皖匠等特殊人才;有从长三角及其他地区引进的校长、副校长,学院院长、执行院长、学科带头人、高端科研平台首席专家等。

    3-1-4 有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能力发展的专门机构。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能力发展中心运行良好,效果明显;近三年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以上不少于2人。

    3-1-5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获得国家级奖励1人(次、项)以上。未发生师德师风负面事件。

    3-1-6 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100%,每学年不少于32学时,每学年不少于1门课程(病假、产假、进修、访学等除外)。

    3-2 学科建设

    3-2-1 学科发展水平较高,若干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ESI1%学科1个以上;或在国际公认的学科排名中有1个以上学科排前30%

    3-2-2 学科建设成效突出,一批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获B+等级1个或B等级2个以上;省级Ⅱ类高峰学科不少于1个。

    3-2-3 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学科对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以上,且能支撑安徽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3-3 专业建设

    3-3-1 专业建设水平较高。“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级“双万”专业建设点不少于30个,其余高校不少于15个。

    3-3-2 建立专业“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评估制度。通过教育部或相关部委受理专业认证(评估)专业数不少于20%,或年均3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或若干专业通过国际认证。

    3-3-3 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应十大新兴产业的专业不少于20个。建立了专业准入、退出机制。

    3-4 课程与教材建设

    3-4-1 重视课程建设,课程数量足够、质量较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生均课程0.2门以上。

    3-4-2 重视教材建设。主编(含副主编)“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以上;或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奖。

    4.科学研究

    4-1 平台建设

    4-1-1 平台建设力度大。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以上或安徽省“一室一中心”2个以上或部委平台4个以上;深度融入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平台5个以上。人文社科为主的院校拥有部省级及以上智库机构4个以上、参与地方咨询服务机构2个以上。

    4-2 科研经费与研发投入

    4-2-1 科研经费逐年增长。师均年科研经费≥10万元(人文社科为主的院校≥2万元);年科研经费增长幅度不低于10%(科研经费总量超过2亿的不低于5%)。年均研发经费占科研到账经费70%以上(人文社科为主的院校40%以上)。

    4-3 科研项目与创新成果

    4-3-1  强化基础科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较强。近三年年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0项以上(“双一流”高校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不少于6项,其他高校不少于3项);近两届所在单位主持1项或参与获得国家三大奖3项以上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以上。

    4-4 学术论文

    4-4-1 注重学术论文的质量。三高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5.社会服务

    5-1 社会服务

    5-1-1 注重产教融合,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以上;被国家、省委省政府采纳或领导批示的咨询报告年均10篇以上。工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低于10%

    5-1-2 推进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制定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学校有专门从事应用研究、实验发展、成果推广的机构和专门人员。

    6.开放办学

    6-1 国际国内交流

    6-1-1 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有教育部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专业2个以上;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学历生不少于30人,逐年增加。

    6-1-2 不断拓宽国际国内交流合作途径。每年举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15次以上,国内会议35次以上;论文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入选,并交流100次以上。每年赴境外学习交流、参加会议(含线上)、合作科研(含远程)的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5%;每年赴境外学习、交换等本科学生数不少于在校生数的3%

    6-2 合作办学

    6-2-1 与长三角区域或国内3个以上高水平大学或大院大所有深度合作,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规模达到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10%以上。校地、校校、校企深度合作。

    7.办学特色

    7-1 办学特色

    7-1-1 高校在围绕加快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8.卓越建设成效

    8-1 有下列成果中一项,视为优秀

    8-1-1 培育本校院士1人。

    8-1-2 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8-1-3 ESI 1‰学科1个。

    8-1-4 教育部学科评估获得A等级。

    8-2 有下列成果中一项,视为合格

    8-2-1 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8-2-2 主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说明

    1.国家级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奖励:全国“三全育人”试点高校(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表彰

    2.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践育人基地、农科教结合育人基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

    3.海外学习经历:在海外学校学习或教学、科研等6个月以上。

    4.教师获得国家级奖励: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人民教育家、人民楷模、人民科学家、人民艺术家、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师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表彰。

    5.国家级平台: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部委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

    6.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及其子课题等

    7.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技术进步奖

    8.三高论文: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

    9.社会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农业农村与经济社会发展;参与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与规划制定,服务行业发展;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普及、行业人才培训、全民终身学习等社会公共与公益服务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

    上一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标准》

    下一篇: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